【期期艾艾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期期艾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用来形容人说话不流利、结巴的样子。这个成语背后有两个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周昌和邓通。
一、
“期期艾艾”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张丞相列传》。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丞相周昌因性格刚直、言辞急促,常常在朝廷上说话结巴,被时人称为“期期”。而另一位人物邓通则因为说话也常有重复、不流畅的情况,被称为“艾艾”。后来,“期期艾艾”便用来形容人说话不连贯、口吃的现象。
虽然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并不以政治成就著称,但他们的语言特点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生动的成语,成为文学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二、表格展示
| 人物 | 朝代 | 身份 | 特点 | 成语出处 | 成语含义 |
| 周昌 | 西汉 | 丞相 | 性格刚直,说话结巴 | 《史记·张丞相列传》 | 形容说话不流利、结巴 |
| 邓通 | 西汉 | 宦官 | 说话重复、不流畅 | 《史记·张丞相列传》 | 同上 |
三、补充说明
尽管“期期艾艾”常被用作形容口吃,但在古代,这种表达更多是出于对人物性格或语言习惯的描述,而非单纯的贬义。周昌作为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其性格与语言风格反而体现了他的正直与率真;而邓通虽为宦官,但其语言特点也被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因此,“期期艾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历史人物性格与语言风格的缩影,值得我们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