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的注释】“炳烛夜读”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夜晚点燃蜡烛,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的情景。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古人珍惜时间、勤学不辍的精神,也反映了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求知的态度。
一、
“炳烛夜读”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原文为:“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宫人赋诗。赵孟曰:‘吾子之言,有是哉!’遂命烛,以礼待之。”后世引申为在夜晚点灯苦读,比喻勤奋好学、珍惜时间的行为。
该成语强调了以下几点:
- 珍惜时间:古人认为时间宝贵,夜晚是难得的学习时机。
- 勤奋刻苦:即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学习。
- 精神追求:体现一种对知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注释表
|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引申义 |
| 炳烛 | 点燃蜡烛,照亮房间 |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表示在夜晚进行活动 |
| 夜读 | 在夜晚阅读书籍 | —— | 比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
| 炳烛夜读 | 点燃蜡烛,在夜晚读书 | —— | 象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的精神 |
| 晋侯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 《左传》 | 古代历史人物,代表诸侯之一 |
| 赵孟 | 即赵武,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 | 《左传》 | 善于言辞、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
三、文化意义
“炳烛夜读”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态度的赞美,更是对传统文化中“学而不倦”精神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虽然照明工具已大大改善,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
四、结语
“炳烛夜读”虽源于古代,但其精神内涵却历久弥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勤奋学习、珍惜时间始终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让我们在现代生活的节奏中,不忘“炳烛夜读”的精神,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