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怎么读】“娉娉袅袅十三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的诗句,原诗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少女的形象,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发音与含义,本文将从字词读音、整体朗读、诗词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字词读音解析
| 字 | 拼音 | 声调 | 备注 |
| 娉 | pīng | 第一声 | 形容姿态美好 |
| 娉 | pīng | 第一声 | 同上 |
| 袅 | niǎo | 第三声 | 形容轻柔的样子 |
| 袅 | niǎo | 第三声 | 同上 |
| 十 | shí | 第二声 | 数字“十” |
| 三 | sān | 第一声 | 数字“三” |
| 余 | yú | 第二声 | 表示“多”的意思 |
二、整句朗读方式
“娉娉袅袅十三余”应读作:
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
- “娉娉”和“袅袅”是叠词,读时要注意节奏感,语速稍慢,语气轻柔。
- “十三余”表示“十三四岁”,带有一种青春美好的意味。
三、诗句背景与含义
“娉娉袅袅十三余”出自杜牧的《赠别》,全诗如下:
> 娉娉袅袅十三余,
> 豆蔻梢头二月初。
> 春风十里扬州路,
> 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轻女子的赞美之情,用“豆蔻梢头”比喻少女正值青春年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娉娉袅袅十三余 |
| 读音 | 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 |
| 出处 | 杜牧《赠别》 |
| 含义 | 描写一位姿态优美、正值青春的少女 |
| 修辞手法 | 叠词(娉娉、袅袅) + 比喻(豆蔻梢头) |
| 韵律 | 押韵工整,语言婉约动人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娉娉袅袅十三余”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准确发音和语气的把握,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与诗意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