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楼晚眺】《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所见的壮阔景象,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诗中常见的怀古与写景结合的艺术风格。
一、
《咸阳城西楼晚眺》以登楼远望为切入点,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诗中“一上高城万里愁”开篇即点明情感基调,随后通过对山河、云霞、鸟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尾联“故国东来渭水流”则进一步将视线引向远方,表达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二、诗歌分析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许浑(唐代) |
| 诗题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 体裁 | 七言律诗 |
| 创作背景 | 诗人登临咸阳城西楼,面对黄昏景色,引发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 主题思想 | 怀古伤今,抒发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
| 主要意象 | 高城、暮色、山河、云霞、归鸟、渭水 |
| 情感基调 | 苍凉、深沉、略带惆怅 |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
| 名句摘录 | “一上高城万里愁”、“故国东来渭水流” |
三、结语
《咸阳城西楼晚眺》虽为一首写景之作,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生哲思。许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黄昏远眺图,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这首诗不仅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在自然与历史之间的深刻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