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翻墨未遮天出自哪首诗】“乌云翻墨未遮天”是唐代诗人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这句诗描绘了夏日骤雨来临前的壮观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乌云翻滚、天色昏暗但尚未完全遮蔽天空的场景。
“乌云翻墨未遮天”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在夏日骤雨中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灵动与诗意。此句通过“翻墨”形容乌云如墨般翻滚,表现出风雨欲来的气势,而“未遮天”则说明天空尚未被完全遮蔽,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作者 |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 创作时间 |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 |
| 创作地点 | 杭州西湖望湖楼 |
| 诗歌主题 | 描写夏日骤雨中的西湖景色 |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原文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苏轼
>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
>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句解析:
| 句子 | 解析 |
| 黑云翻墨未遮山 | 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翻滚,但还没有完全遮住山峦,显示出雨势将至但未完全降临的景象。 |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雨点像白色的珍珠一样跳跃着落入船中,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急。 |
| 卷地风来忽吹散 |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乌云被吹散,雨停了。 |
| 望湖楼下水如天 | 雨后湖面平静如天,展现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 |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生动:用“翻墨”“跳珠”等比喻,使画面感极强。
- 节奏明快:四句诗结构紧凑,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 意境深远:从乌云密布到雨过天晴,展现了一种自然的变化之美。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看到苏轼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情趣的热爱与表达。因此,“乌云翻墨未遮天”不仅是描写天气的诗句,更是一种诗意生活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