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起舞是什么意思】“婆娑起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在动作中展现出优雅、轻盈、柔美的姿态。它多用于形容舞蹈、风姿或自然景象的优美状态,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艺术感。
一、
“婆娑起舞”字面意思是“轻柔地跳舞”,引申为形容动作轻巧、姿态优美、富有韵律感的状态。该词常用于描写舞者、自然景物(如柳枝、花瓣等)或人物举止的优雅动人。
该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常见于诗歌、散文或文艺作品中,用来营造一种唯美、柔和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婆娑起舞 |
拼音 | pó suō qǐ wǔ |
字面意思 | 轻柔地跳舞 |
引申含义 | 形容动作轻盈、姿态优美、富有美感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诗歌、描写舞蹈或自然景象时 |
常见搭配 | 舞者婆娑起舞、柳枝婆娑起舞、花瓣婆娑起舞 |
修辞效果 | 增强画面感与诗意,营造优美氛围 |
使用频率 | 日常使用较少,文学作品中较常见 |
同义表达 | 轻盈起舞、翩翩起舞、优美舞动 |
反义表达 | 粗暴舞动、笨拙舞动、僵硬动作 |
三、延伸理解
“婆娑”一词本身就有“轻柔摇曳”的意思,常用于描述树叶、花瓣、衣袖等飘动的姿态。“起舞”则指跳舞的动作。两者结合,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联想到一幅优美的画面。
在古诗词中,“婆娑起舞”常用来描绘女子舞姿的柔美,或是自然景物随风摆动的灵动。例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尽杯中花影婆娑。”(出自宋·晏殊《玉楼春》)
四、结语
“婆娑起舞”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是中华文化中对优雅、柔美之美的高度概括。在阅读和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一词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