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的介绍】中华倒刺鲃(学名:Spinibarbus sinensis),又称青翅鱼、红翅鱼,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支流中。该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也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
中华倒刺鲃适应性强,耐寒耐低氧,适合在中小型河流、水库和池塘中生存。其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3年可达商品规格,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此外,该鱼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是生态养殖的理想选择。
中华倒刺鲃简介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中华倒刺鲃 |
学名 | Spinibarbus sinensis |
英文名 | Chinese Spiny Barb |
分类 | 鲤科(Cyprinidae) |
产地 | 中国长江流域及支流 |
栖息环境 | 河流、水库、池塘 |
体长 | 一般15-40厘米,最大可达60厘米 |
体重 | 通常1-3公斤,最大可达5公斤 |
食性 | 杂食性,以水生昆虫、植物碎屑为主 |
生长速度 | 快,2-3年达商品规格 |
养殖特点 | 耐低氧、抗病力强 |
经济价值 | 高品质食用鱼,市场受欢迎 |
保护状况 | 无危(IUCN评估) |
中华倒刺鲃不仅在渔业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人工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为保障市场供应和促进渔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与科学管理,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