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妇言原文及翻译】《越妇言》是古代中国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文章,通常被归入先秦诸子的散文之中。文章通过一位越国女子的言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人情冷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其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现实意义。
以下是对《越妇言》原文及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越妇言》讲述了一位越国女子在面对国家衰败、亲人离散、自身处境艰难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发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话语。她认为,一个国家的兴亡不仅取决于君主的贤明与否,也与百姓的道德、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她强调“德”与“义”的重要性,批评当时社会中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现象。
文章虽短,但语言凝练,思想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越妇言曰:“夫国之兴也,由德;其亡也,由失德。” | 越国女子说:“国家的兴盛,是因为有德;它的灭亡,是因为失去了德。” |
“今吾国虽小,然民皆知义,故能存。” | “如今我国虽小,但百姓都懂得道义,所以能够保存下来。” |
“若无义,则虽大而亡。” | “如果没有道义,即使国家强大也会灭亡。” |
“吾观今日之世,人多逐利,而不顾义。” | “我看到现在的社会,人们大多追逐利益,而不顾道义。” |
“此乃国之忧也。” | “这是国家的忧虑。” |
“愿君以德治国,以义安民。” | “希望君主以德治理国家,以义安定百姓。” |
“如此,则国可久矣。” | “这样的话,国家就可以长久了。” |
三、结语
《越妇言》虽然篇幅不长,但其思想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古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道德的关注。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强权与财富,更需要建立在道德与正义的基础之上。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哲学思想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