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中的举是什么意思】“举一反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一个例子中推知其他类似的情况,就不用再教他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能够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知识。
在“举一反三”中,“举”字的意思是“提出”或“举例”,即从一个例子出发,进而推导出其他相关的情况。因此,“举一反三”整体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例子,推及其他三个类似的例子,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举一反三”中的“举”字,主要含义是“提出”或“举例”。它表示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出发,进而推及到其他类似的情况,体现了学习和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度。这一成语强调的是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示例 |
举 | 提出、举例 | 动词 | 举一个例子 |
一 | 一个 | 数量词 | 举一 |
反 | 推及、类比 | 动词 | 反三 |
三 | 三个 | 数量词 | 反三 |
举一反三 | 从一个例子推及到其他类似的情况 | 成语 | 学生能举一反三,说明理解能力强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举一反三”中“举”的具体含义,以及整个成语所表达的学习与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