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的典故和哪位古人有关】“东床快婿”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婿的优秀与得体。这个典故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涉及一位著名的古人,他就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
一、典故背景
“东床快婿”最早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篇。故事讲的是东晋时期,大将军王导的侄女王羲之被选为女婿,而王羲之当时并未刻意追求这门亲事,反而在东边的床上坦然卧睡,显得非常从容不迫。这一举动被王导得知后,觉得他气度不凡,于是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东床快婿”便成为对优秀女婿的美称。
二、人物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王羲之 |
朝代 | 东晋 |
职业 | 书法家、文学家 |
成就 | 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 |
典故 | “东床快婿”的由来 |
三、总结
“东床快婿”的典故源于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他因在东边的床上安然休息而被看中,最终成为王导的女婿。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婚姻中男性的期待,也展现了王羲之的洒脱与才华。如今,“东床快婿”已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既有才学又风度翩翩的女婿形象。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婚俗文化,也更加敬佩王羲之这位书法大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