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囚北庭,凡四十二日,不为不有也。然此心光明,未尝一日忘国。今得脱身,思其所经,感愤而作《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呜呼!余之志,非为己也,实为天下之大义。虽身处囹圄,志不可夺;虽身陷囹圄,心常在国。愿后之来者,知吾心之所向,守吾道之所在。
注解与赏析:
《正气歌》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正气”为核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以及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信念。
“天地有正气”开篇点题,指出天地之间自有正气存在,这种正气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山川日月之中,也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浩然之气”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一种道德力量,文天祥借此表达自己内心坚定的正义感。
诗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引用了项羽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虽死犹荣的信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人格和强烈民族意识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