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严选问答 >

李清照永遇乐

2025-09-19 23:07:45

问题描述:

李清照永遇乐,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3:07:45

李清照永遇乐】《永遇乐·元宵》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写于她晚年流寓临安(今杭州)期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当下孤独境遇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语言婉约,是李清照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

《永遇乐·元宵》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火辉煌和热闹非凡的场景,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失落。词中既有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哀愁。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受,将节日的喜庆与个人的悲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二、词作原文

> 《永遇乐·元宵》

>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 炮竹声中,桃符满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此为误传版本,实际李清照并无《永遇乐·元宵》一词,该词实为辛弃疾所作。但因李清照曾有《永遇乐》词作,故常被混淆。此处为避免误导,建议明确区分。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
词名 《永遇乐·元宵》(常见误传为李清照所作)
作者 实际为辛弃疾(1182年)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元宵节热闹景象下的感怀
主题 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情感基调 婉约中带苍凉,含蓄而深沉
用典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本词,后成经典名句
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词牌特点 属于“永遇乐”词牌,结构紧凑,节奏分明

四、结语

虽然《永遇乐·元宵》并非李清照所作,但若以“李清照永遇乐”为主题进行创作,可以围绕李清照的词风、人生经历以及她在南宋时期的处境展开分析。她的词作往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世界。若以“李清照永遇乐”为题撰写文章,可结合她其他词作中的情感表达,如《声声慢》《一剪梅》等,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