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全文原文及翻译】《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代表作,讲述了采桑女子罗敷在田间劳作时,遇到一位“使君”(官吏)的调戏,她机智应对、坚决拒绝的故事。全诗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智慧与尊严。
一、
《陌上桑》通过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与才智,表达了对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权贵阶层的轻浮与虚伪。诗歌采用对话形式,结构紧凑,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教育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照耀着我的秦家小楼。 |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子,名叫罗敷。 |
罗敷喜蚕桑,采桑南陌头。 | 罗敷喜欢养蚕采桑,在南边的田间地头劳动。 |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 有位官员从南方来,骑着五匹马拉的车,停了下来。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官员问罗敷:“你愿意和我一起乘车吗?” |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 罗敷上前回答:“使君你怎么这么傻!” |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使君你有妻子,罗敷我也有丈夫。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东边有上千人骑马,我的丈夫走在最前面。” |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 “怎么认得我的丈夫?他骑着白马拉着黑马。” |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 “马尾系着青丝,马头上挂着金饰。” |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 “腰间佩着鹿卢剑,价值千万钱。” |
“十五府吏迎,十六守罗敷。” | “十五岁被官府选为侍从,十六岁就守着我。” |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 “他皮肤白皙,胡须浓密。”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我们相隔一条河,只能默默无言。” |
三、作品特点总结
- 人物形象鲜明:罗敷聪明、美丽、有骨气,是古代女性理想形象的代表。
- 语言朴实生动:多用口语化表达,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 讽刺意味浓厚:通过罗敷的拒绝,揭露了权贵的轻浮与傲慢。
- 结构巧妙:以对话展开情节,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四、结语
《陌上桑》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它通过对罗敷的刻画,传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偏见的批判。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