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严选问答 >

俯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09 06:32:18

问题描述:

俯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06:32:18

俯察意思和来源是什么】“俯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与来源,以下将从词义解析、出处考证以及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词义解析

“俯察”由“俯”和“察”两个字组成:

- 俯:意为低头、向下看,有谦逊、敬仰之意。

- 察:意为观察、审视、明察。

合起来,“俯察”指的是低头观察、仔细审视,常用于表达对事物的细致关注或对下层民众的关怀。

二、出处考证

“俯察”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里的“俯”是低头的意思,虽未直接出现“俯察”,但“俯”字已体现其基本含义。

在后世文学中,“俯察”被广泛使用,例如: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莫斯之?……俯察其躬。”

-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俯察渊而仰止。”

- 《论语·子张》:“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虽无“俯察”二字,但“察”字常见)

由此可见,“俯察”多用于描述一种深入观察、体察民情的态度。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俯察”较少单独使用,更多作为成语或固定搭配出现,如“俯察民情”、“俯察百态”等,强调从低处观察、了解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归纳

项目 内容
词义 低头观察、仔细审视,多用于表达对下层或事物的细致关注
出处 最早见于《周易》,后在《诗经》《楚辞》等文献中广泛使用
文化内涵 强调谦逊、体察民情、注重实际观察的思维方式
现代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如“俯察民情”、“俯察百态”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俯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更是一种态度和智慧的体现。它反映了古人重视观察、体恤民生的思想传统,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