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诺诺什么意思】“唯唯诺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态度过于顺从、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行为。这个成语虽然字面看起来像是“答应”的意思,但其背后却带有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主见、过于软弱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唯唯 | 表示应答的声音,类似“是是”、“嗯嗯” |
诺诺 | 同样表示应允的声音,如“好的好的”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对别人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附和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曰:‘诺。’”这里的“诺”即表示应允,后引申为“唯唯诺诺”。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某人在面对权威或强势人物时的表现。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唯命是从、俯首帖耳、百依百顺 |
反义词 | 坚持己见、据理力争、直言不讳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他在领导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 |
家庭中 | 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导致孩子变得唯唯诺诺。 |
社交中 | 他性格内向,在陌生人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
五、注意事项
- “唯唯诺诺”虽然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点,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气,避免对他人造成误解或冒犯。
- 该词带有一定的贬义,因此在正式写作中应谨慎使用。
六、总结
“唯唯诺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缺乏主见、一味附和的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暗示了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被动性。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