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清晨的草木上开始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也激发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以下是一些关于白露节气的经典古诗,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中,“露从今夜白”一句点明了白露节气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秋夜的寂静中,露水显得格外洁白,而远方的月亮却依旧明亮,这种景象让诗人更加怀念故乡和亲人。
《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通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诗中的“伊人”象征着理想或追求的目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体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天阶夜色凉如水”一句生动地描述了白露时节夜晚的清凉氛围。诗人坐在台阶上,仰望星空,看着牵牛星和织女星遥相辉映,不仅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还寄托了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
这些古诗不仅记录了白露节气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们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始终不变。在这个白露时节,不妨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一份馈赠。